閣樓式貨架適合存儲哪些類型的貨物?
返回上層閣樓式貨架憑借其多層立體結構、靈活的承重設計和空間利用率優勢,適用于多種類型貨物的存儲,
但具體適配性需結合貨物的重量、尺寸、存取頻率等特性綜合判斷。
以下是其主要適配的貨物類型及特點分析:
一、按貨物重量劃分
中輕型貨物
這是閣樓式貨架常見的適配類型,包括重量在 500kg/㎡以下的箱裝、袋裝、盒裝貨物,例如:
電商行業的日用品(化妝品、小家電、服裝箱包)、3C 配件(手機殼、充電線);
輕工業的小型零部件(電子元件、五金配件、塑料件);
快消品行業的食品(零食、飲料箱裝)、日化用品(洗衣液、紙巾)。
這類貨物重量較輕,適合人工或小型設備(手推車、液壓叉車)在閣樓上層存取,且不會超出樓板的承重限制。
重型貨物(需定制設計)
部分重型閣樓貨架(承重 800-1000kg/㎡)可存儲較重貨物,如:
小型機械設備(電機、泵類)、金屬模具;
重型零部件(汽車底盤零件、工業閥門)。
但需注意:此類貨物需通過貨梯或液壓升降臺運輸,且存放區域需單獨強化支撐結構
(如增加立柱密度、采用加厚型鋼樓板),避免集中載荷過大。
二、按貨物尺寸劃分
中小型尺寸貨物
高度在 1.5 米以下、體積適中的貨物更適配,例如:
標準紙箱裝貨物(尺寸≤120cm×80cm×60cm);
中型周轉箱(如 40cm×30cm×20cm 的物流箱);
卷軸類貨物(如布料卷、電線卷,直徑≤1 米)。
這類貨物便于在閣樓平臺上碼放,且不會因過高導致上層空間浪費(如閣樓層高通常 2-2.5 米,
貨物高度若超過 1.8 米,會壓縮作業通道空間)。
長條形 / 不規則尺寸貨物(需特殊規劃)
對于長度較長的貨物(如管材、型材,長度 3-6 米),可在閣樓下層預留通道或設計懸挑結構,
上層仍存放中小型貨物,實現 “上下分層、大小搭配”。例如:工廠倉庫下層存放 6 米長的鋼管,
上層存放鋼管連接件,提高整體空間利用率。
三、按存取頻率劃分
中低頻次存取貨物
閣樓上層適合存放周轉率較低的貨物,如:
季節性庫存(冬季的羽絨服、夏季的空調配件);
備用零部件(設備維修備件、長期儲備的耗材);
檔案文件、樣品庫(紙質檔案盒、產品樣品)。
這類貨物無需頻繁上下搬運,可通過定期補貨的方式管理,避免因高頻次運輸增加設備損耗和人工成本。
高頻次存取貨物
閣樓下層(貼近地面層)可存放周轉快的貨物,如:
電商的 “爆款” 商品(促銷期高頻出庫的日用品);
生產線旁的 “常用物料”(裝配車間的螺絲、墊片)。
下層可直接通過叉車、地堆等方式快速存取,配合上層的低頻次貨物,形成 “快慢分離” 的存儲邏輯。
四、不適配的貨物類型(需避免)
雖然閣樓式貨架適用范圍廣,但以下貨物需謹慎選擇:
超重型貨物:單貨位重量超過 3 噸(如大型機床、重型模具),易導致樓板變形或支撐結構損壞;
超高貨物:高度超過 2 米(如大型立式冰箱、立式貨架),會占用閣樓層間的全部空間,導致人員無法站立作業;
易燃易爆 / 腐蝕性貨物:如化學品、汽油桶等,閣樓平臺的封閉性可能增加安全隱患(通風差、消防設施難部署),
需符合特殊倉儲規范;
散裝貨物:如砂石、谷物等無包裝貨物,易漏灑污染樓板,且不便于碼放和計數。
閣樓式貨架的核心適配邏輯是:中輕型、中小型尺寸、中低頻次存取的貨物,
尤其適合多品類、需分類管理的場景(如電商、物流、輕工業)。在實際應用中,
需結合貨物特性與倉庫布局進行定制設計,才能發揮其空間優勢。
- ← 上一條: 智能倉儲立體倉庫:如何實現高效化與精準化管理?
- 下一條 →: 橫梁貨架:為何成為倉儲領域的 “基礎款” 選擇?